昨天,看了小燕姐的專訪以及她在25屆金曲獎上的發言,
心中很是感傷。
一對這麼相愛的夫妻,最後剩下一個,這是多麼大的痛苦。
晚上熄燈後,我輾轉難眠,於是回憶起過去搬家的種種。
我不是說我個人的搬家之痛和喪偶之痛可以相提並論,
但是她的心我真的可以體會。
昨天,看了小燕姐的專訪以及她在25屆金曲獎上的發言,
心中很是感傷。
一對這麼相愛的夫妻,最後剩下一個,這是多麼大的痛苦。
晚上熄燈後,我輾轉難眠,於是回憶起過去搬家的種種。
我不是說我個人的搬家之痛和喪偶之痛可以相提並論,
但是她的心我真的可以體會。
前面的文章,我提過搬家對我的影響。
最近重讀一本書,叫:「地方感,環境空間的經驗、記憶、與想像」。
裡面所述的完全擊中我搬家感傷的原因。
關於地方感的定義,我在這邊就不贅述,大家自己google吧!
但我要討論的是新家,一個我住了二十年的地方,為何還叫新家。
這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,
搬到現在住的地方二十年了,
居然一點依附感也沒有!
我曾經苦思為何會有這種現象,
但是一直找不到答案。
最近我看了這本書後,在當中找到一點蛛絲馬跡。
原來現在住的地方無法建立我的地方感,
再加上過去記憶強烈的刻在我心中,
所以造成對新環境長年的不適應。
「用了等長的時間,不同的生活給人不同的感受,
時間過得快慢似乎就不同。
但是仔細想想,時間不是等長嗎?
空虛也是過日子,充實也是過日子,
不論如何,把握每一個當下吧!
平淡無奇中也會有美好的驚喜,
每個小小的喜悅加起來就是很多的喜悅。
有時只是坐下來喝杯茶,心裡就很滿足啊。」
近來常在教會司琴,有時甚至要自彈自唱。
這不代表我的琴技就很好,而是授命於人啊!
我小時候學的是古典鋼琴,習慣看著譜彈。
譜寫什麼,我就彈什麼,造就我視譜的基本能力。
現在在教會,大部分的彈法比較接近流行或爵士樂,
因此對和弦的認識成為必須,
也得要知道自由、流暢、即興又豐富的音樂要怎麼彈奏。
8/8週四在文山社大又打一鍋皂啦!
打的是「米糠亮白潔膚皂」。
配方是:
1.椰子油
2.棕櫚油
3.橄欖油
4.米糠油
精油:
檸檬精油
以下是切好、蓋好皂章的照片:
由於裡面加了米糠油,所以這款皂很快就trace了。
老師是故意的,因她想要上點課。
香味的部分有奇異果香精和檸檬精油供選擇,
在看到同學加香精而速T後,我於是選擇了精油。
這個皂有嫩白淡斑的效果,這是因為米糠油。
很開心,今天切了8/1週四做的「燕麥去角質潔膚皂」。
因為上課時間不夠,老師無法把燕麥磨細給我,所以我的皂裡有很大片的燕麥。
也因為如此,我選擇不蓋皂章;蓋了會被燕麥卡住,所以乾脆省了這道手續。
以下是照片:
你們看,燕麥是不是很大片?
看來兩個月後我的角質會被去得很乾淨,哈哈!
不論如何,只要燕麥別塞住水管,大不大片倒是其次。
這次上課比上次好多了,沒有鹼水打翻的問題,
也因為有上一次的經驗,同學們都熟練得多。
所以做皂這件事也是熟能生巧,多做多問,自然變成達人。
好開心,7/25在文山社大上了第二堂課。
我們做了「薄荷清涼皂」,
我入模24hr即脫模、切皂、蓋皂章了。
老師用很簡單的油:
1.椰子油
2.棕櫚油
3.橄欖油
添加物:
1.薄荷精油
2.薄荷腦
我自己做皂過程堪稱順利,但有同學的鹼水打翻了。
還好鹼水放在室外,老師又即時處理,所以沒有人受傷。
NaOH溶於水可是強鹼啊,做皂者對鹼水及皂液都須非常小心,
不然可是會出意外的!
以下就是我切好的皂:
皂的顏色很素白,所以皂章看得比較不清楚。
(當然也跟我的照相技術有關啦,哈哈......)